广告语“做良心药”成讽刺 纠正企业偏向须要外部压力机制

发布时间:2011-07-27 16:56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好词好句 > 正文 综合信息网

  在大多数情况下,企业利益与公共的环境利益是负相关的,所以很多企业在治理污染一事上没有自觉性、主动性,能赖则赖、能拖则拖。但是,当地的地方经济发展利益与环境利益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呢?就短期来说,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似乎也没有看到正相关性,发展的代价并未被正确估量

  近期,一些大企业污染环境的事件屡见报端。从改革初期的粗放型增长,到如今强调可持续发展,国家经济战略有了重要转变,这是对民族长远利益负责。但在地方层面,转变的落实似还费劲。

  大企业对污染治理就这么“小气”?

  哈药污染问题最近又被曝光,这远远不是第一次。哈药是全国医药“百强企业”,却不仅排放废气,而且排放污水,废渣处理也不达标。厂区周边硫化氢超标千倍,浓烈的臭鸡蛋味蔓延到10公里之外,几乎接近黑龙江省政府所在地。2004年以来哈尔滨市环保局曾几次要求它采取措施消除异味,但7年过去,收效甚微。

  另一方面,据不完全统计,2010年哈药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.68%,利税同比增长18.5%,利润同比增长26.6%,创了历史新高。毫无疑问,它是当地颇为倚重的纳税大户。身为上市公司的哈药集团的大楼建在哈尔滨市地价最贵的松花江边,每年投入5亿元做广告宣传,多种产品为国人熟知,但为什么对污染治理这么“小气”?结果,“做良心药”的广告语成了讽刺!

  哈药在解释为何迟迟解决不了排污问题时,提到了几个困难:老厂的工艺不行,改造成本高昂,几乎不可行;新厂选址难,搬迁也需时日;目前拥有8000名员工,如果工厂搬去百公里外的阿城区,将面对大量员工安置的难题;搬迁后,必须严格按照2010年《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》执行,标准很高,企业压力很大。

  在这些说辞中,我们看到的只是对企业现有利益和未来风险的充分计较,简单地说,放弃既有利益就是最大的困难。但他们想过周边民众的利益和困难吗?百姓在十多年前就被告知了“改善的希望”,但至今还在忍受臭味。2008年,黑龙江省几位政协委员联合提案要求哈药总厂搬迁,而到今年3月,搬迁计划才基本确定,而搬迁时限是“5年之内”。很可能,看重既有利益而不愿放弃的不只是企业,还有某些政府部门。

  “这样的事儿,应该谁来管?”

  企业必须承担环境保护责任。在大多数情况下,企业利益与公共的环境利益是负相关的,所以很多企业在治理污染一事上没有自觉性、主动性,能赖则赖、能拖则拖。但是,当地的地方经济发展利益与环境利益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呢?就短期来说,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似乎也没有看到正相关性,发展的代价并未被正确估量。

  央视在曝光哈药污染一事时这样评论:“真是触目惊心……水陆空立体排放,并没遮遮掩掩,也非一朝一夕。我们不禁要问,这样的事儿,应该谁来管?”

  我们看到,哈药在央视曝光后,老总即公开道歉;中石油在2010年大连爆炸漏油事件后也做了说明;而中海油旗下的项目近一个多月来相继发生事故,此次绥中36-1油田事故,总算是企业主动披露信息……不过我们也注意到,这些大企业往往强调事件发生后企业所做的挽救努力和整改计划,却未提给国家和民众带来了多大损失,又准备如何赔偿、如何追究责任,等等。政府部门与老国企千丝万缕的关系,使得污染治理的问题复杂化了。“谁受益,谁埋单”、“谁污染,谁治理”,这些简单的原则落实起来如果如此困难,我们不能不怀疑管事主体偏到了某一边。

▍相关内容
热 词 推 荐